海口日報記者 陳歆卓 攝
堅決保障好民生支出
“十三五”期間,海南民生支出總額6381.9億元,其中,教育支出1252.3億元,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支出213.5億元,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053.8億元,衛生健康支出774.1億元,節能環保支出257.1億元,城鄉社區支出720.2億元,農林水支出1123.9億元,交通運輸支出665.6億元,住房保障支出282.0億元,糧油物資儲備支出28.0億元。海南民生支出總額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5%,比“十二五”時期提高3.6個百分點。全國2019年民生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是67.0%,海南比全國高9個百分點左右,位居全國前列。
“十四五”期間,海南財政部門將繼續加強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城鄉居民收支穩步增長
2020年,海南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04元,比2015年增加8925元,累計增長47.0%,年均增長8.0%。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達到7.1%,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達到8.4%“十三五”期間,海南城鄉居民相對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5年的2.43降至2020年的2.28,縮小0.15。
從收入來源看,2020年海南城鄉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6175元,對可支配收入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8.5%,是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來源,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58.0%;人均轉移凈收入4944元,貢獻率為39.3%,貢獻率排在第二位,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為17.7%;人均經營凈收入和財產凈收入分別為4688元和2098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6.8%和7.5%,城鄉居民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著力提升社會保障能力
“十三五”期間,海南堅持就業優先,穩住全省就業“基本盤”。就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累計實現新增城鎮就業62.9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保持在3%以內。就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第三產業就業規模繼續擴大,就業人數占比自2018年起穩定在50%以上。重點群體就業進一步穩定,全省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持續穩定在85%以上。職業技能進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總量穩步增加、結構不斷改善,就業環境更加公平。
五年來,海南堅持民生為本,織密扎牢社會保障“安全網”。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全省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居民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比“十二五”末增長22.18%、15.57%、17.65%、29.28%。待遇水平穩步提高,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疫情以來,共減免78960家企業養老、工傷、失業保險費83.3億元,為貧困人員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9079萬元,充分發揮了社會保險兜底保障作用。堅持創新引領,跑出改革發展“加速度”,為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堅實的人社法治支撐和保障。
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取得長足發展
“十三五”期間,海南就業部門堅持抓落實求實效、補短板強弱項,就業創業和人才服務等工作取得長足發展。
以創業大賽為抓手,面向基層的創業服務體系初顯成效。舉辦的歷屆海南省創業大賽常做常新,吸引項目超1萬個,累計聚集和培養創業導師近200人。以就業扶貧為契機,全省聯動的農村勞動力就業幫扶機制日臻完善。以招才引智為驅動,服務改革發展大局的能力不斷增強。健全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常年調研走訪、主動服務。保障重點行業企業人力需求,聯合行業主管部門舉辦專場招聘活動,每年組織重點企業到省外高校招才。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服務更加便捷。深入推進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不斷簡化辦事流程。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
2015年起,海南投入1.5億元,用三年時間實施中小學“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共面向全國引進“火種型”校長教師300名,其中優秀校長51名、骨干教師249名。“十三五”期間,全省各市縣相繼開展市縣級“好校長、好教師”引進工程,共引進1.8萬名中小學“好校長、好教師”。
2016年,海南開展2.0版本的“校長+骨干”學校管理團隊引進,隨后又啟動實施3.0版本的“一市(縣)兩校一園”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工程,實現了從引進“好校長、好教師”到引進“好團隊”再到引進“好學校”的“三好工程”迭代升級,走出一條高位嫁接、開放發展的教育發展路徑。
截至目前,全省已引進或正在洽談的合作辦學項目共計104個,其中北師大附中、人大附中附小、華東師大附中、上外附中、南開大學附中等51個優質合作辦學項目已經落地開學,優質教育資源覆蓋全省各市縣(區),提供了13萬個優質學位。
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期間,海南緊緊圍繞自由貿易試驗區(港)戰略定位,有力推動了全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居民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由2015年的25.25%下降為2019年的20.42%,有效減輕了患者就醫負擔。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深化,五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醫療費用增長控制在合理范圍,公立醫院藥占比控制在30%以下。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省30萬以上人口的縣均至少擁有一所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和一所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一批高品質醫院建成,一批新建項目投入使用和試運行,一大批重點項目正順利推進。
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得到加強。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從2016年起,無本地瘧疾病例報告。健康產業取得較好成效。2020年前三季度,醫療健康產業增加值114.71億元,同比增長3.7%,預計全年實現醫療健康產業增加值179.5億元,同比長6%。健康扶貧工作成效得到鞏固。建立“四免一降五保障”機制,實現貧困人口住院報銷達到90%,慢性病門診報銷達到80%,特困人員100%報銷。新冠肺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在全省各級各屆的共同努力下,利用28天時間迅速控制了新冠疫情,并自2020年2月20日以來未發生本土病例。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