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來海南需不需要辦理簽證?
答:海南目前正在和國家有關部門制定方案。目前方案是封關運作以后人員進入海南島仍然使用身份證,與現在沒有差別。*終方案將由海南與國家有關部門共同確定。
問:海南自貿港哪年封關?
答:《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提出:2025年前,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海南自貿港計劃在2023年年底之前具備封關運作的硬件條件,再用1-2年的時間做軟件上的完善,相信可以在2025年之前完成封關。
問:什么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
答:“一線”指的是海南自貿港與全世界的連通,“一線”放開就意味著和全世界的連通更加順暢。
“二線”指的是和國內的連通,“二線”管住表明以后海南自貿港和國內的連通是有管理的連通。管理的對象主要是貨物、商品、運輸工具而不是人員,人員將采取便利化、無感化的管理。
“一線”放開并不是國門洞開,“二線”管住也不是切斷聯系,如果和內地的聯系切斷了,海南自貿港是沒有生命力的,背靠內地恰恰是海南自貿港的優勢。我們將通過海南自貿港的建設進一步加強自貿港和內地和世界的聯絡。
根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海南將高標準建設開放口岸和“二線口岸”基礎設施、監管設施,在洋浦保稅港區等具備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率先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口管理制度。
問:海南自貿港目前“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實施情況?
答:目前,海南洋浦經濟開發區作為承接自貿港政策的先行區、示范區,對進出洋浦保稅港區的貨物,除禁止進出口和限制出口以及需要檢驗檢疫的貨物外,已率先試行“一線”放開、“二線”管住的進出境管理制度。
2020年6月3日,海關總署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洋浦保稅港區監管辦法》,內容包括:
一是在區內試行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的加工增值稅收政策。對鼓勵類產業企業生產的不含進口料件或者含有進口料件在洋浦保稅港區加工增值超過30%的貨物,出區進入境內區外銷售時免征進口關稅,照章征收進口增值稅和消費稅。
二是簡化“一線”申報。在風險可控前提下,洋浦保稅港區與境外之間進出的貨物除需要口岸檢疫檢驗或必須驗核許可證件的貨物,包括履行國際公約條約協定,或者涉及安全準入管理的貨物以外,企業無需向海關申報,海關徑予放行,*大限度地放寬一線進入。
三是突出區內自由,強化區內企業主體責任,實行企業自律管理。一般情況下,區內企業可以依法開展中轉集拼、加工制造、交易、研發再制造、檢測維修等業務。其經營活動無須辦理海關手續,貨物在保稅港區內不設存儲期限。海關取消帳冊管理,免于辦理海關核銷等常規監管手續。同時,海關將充分運用大數據平臺,實現風險甄別和智能研判,實施重點的稽核查和查驗,實行高效精準的管理。
四是嚴格“二線”管理。加強圍網管理,強化卡口的作用,對保稅港區內企業及進出保稅港區的車輛(包括行政車輛)、貨物、物品、人員,海關依法實施查驗監管。
五是改革統計方法。改變海關原有實時逐票統計的方式,將統計數據采集手段前伸至洋浦保稅港區管理機構建立的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實現自動匯總統計。
六是支持發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對國家禁止進出境貨物外,可在符合海關要求的專用作業場所開展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簡化中轉集拼貨物數據報送方式,實施電子倉單傳輸。
七是建立協同共管機制。依托洋浦保稅港區管理機構建立的一體化信息管理服務平臺,搭建統一規范、真實可靠的信息底賬庫,實現政府部門、口岸監管機構及區內企業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數據可溯、責任可究,建立地方主管、多部門協同監管、企業自管的機制。
八是不禁止區內居住居民及設立營業性的商業設施。考慮到海南自由貿易港涉及商業消費等業態,對洋浦保稅港區內設立的營利性商業設施等不做禁止性的規定。
來源:海南自由貿易港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