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將來,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三道”貫通后,市民游客一邊騎行或跑步、漫步,一邊感受海口灣蔚藍海景將成為現實。
記者日前獲悉,海口灣暢通工程進展順利,目前正在建設百米生態駁岸示范段,將種植三角梅、紅樹等植物,并設親水平臺,該段預計8月底前亮相,為市民提供親水休閑好去處。
海口灣將打造成為優質的濱水公共開放空間。
擴展功能 打造開放空間
對于許多“老海口”來說,坐擁無敵海景的海口灣,不僅見證著城市的歷史變遷,更是備受青睞的濱水公共開放空間。然而,隨著城市發展,這一濱水區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市民無法親水近水。
為實現還海、還岸、還景于民,海口灣暢通工程借鑒新加坡濱水區、武漢東湖綠道建設、上海黃浦江兩岸貫通工程先進經驗,將實現漫步道、跑步道、騎行道“三道”貫通,打造優質濱水公共開放空間,彰顯海口文化魅力和歷史底蘊,提升城市規劃與建設品質。
7月26日上午,位于世紀公園的海口灣暢通工程龍華段施工圍擋外,不時有路過的市民好奇地張望,對于即將全新面世的海口灣,他們滿懷期待。
“這里原來是音樂廣場,一般用作大型活動演出,由于綠蔭太少、公共設施不多,我們白天都很少來,感覺挺浪費的。”正在散步的老人吳賢東說,聽說海口灣暢通工程正在實施,他和家人都十分開心,“到時我和老伴可以繞著海口灣散步,孫子在旁邊騎行,想想都很愜意。”
在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工人正在進行“三道”基層的處理。據海口灣暢通工程項目經理符致鋒介紹,目前龍華區示范段已完成“三道”開挖長度4300米,美蘭區示范段累計完成“三道”開挖長度1500米。
“不僅是‘三道’貫通,我們還將建設幾個高標準驛站,內有各種便民的配套設施,為來海口灣休閑和跑步、騎行的市民提供更多方便。”符致鋒說。
海口灣的海岸線綠意蔥蘢,為市民打造一條綠色長廊。
種植綠植 維護生態環境
據悉,海口灣暢通工程項目全長約19.6公里,項目分期實施,一期啟動美蘭區及龍華區示范段,規劃沿水域岸線總長度約6.644公里。
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海口灣兩岸慢行通道貫通、兩岸防洪堤整治、兩岸道路交通整治、兩岸景觀環境改造、兩岸生態環境整治、兩岸配套設施建設及城市界面整治。
目前,位于長堤路原海口市424醫院的海口灣暢通工程正在打造生態駁岸示范段,長度約為100米,將種植三角梅、紅樹等植物,并局部設置親水平臺,供市民親水休閑。“我們將根據方案邊施工邊調整,該示范段順利的話8月底前可完工,根據效果再進一步拓展到其他段。”符致鋒表示。
據了解,海口灣暢通工程將注重突出生態景觀,嚴格保護生態資源,改善動植物生境,連通生態廊道,增加生物多樣性。在滿足防洪排澇安全要求的基礎上,擴大生態駁岸與濱水濕地的范圍,把濱水區植被與堤內植被連成一體,構建完整的濕地生態系統。
隨著海口灣、海甸溪南北全線貫通,市民及游客將可從海口灣暢通無阻騎行至新埠島,欣賞沿岸景觀,真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來源:海口日報